2022-09-16 09:54:54 攀枝花人事考试网 https://panzhihua.huatu.com/ 文章来源:四川华图
2022年下半年攀枝花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由攀枝花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攀枝花公务员考试,攀枝花事业单位招聘,攀枝花教师招聘,等内容,请关注攀枝花华图教育考试网!如有疑问请加【攀枝花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攀枝花华图微信客服号(pzhht18080795305),攀枝花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812-6664588 点击查看全省联系方式。
2022下半年四川省考于9月报名,10月下旬笔试,不少考生已经投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了,预约【四川省考报名提醒】,不怕错过四川公务员报名消息,四川华图为大家的考“公”之路保驾护航。
-四川公务员招录信息汇总-
一、课程推荐
产品序列 | 课程名称 | 课程特色 |
系统提分班 | 2023年国考 | 查看课程详情 |
22下半年四川省考 | 查看课程详情 | |
2023年四川省考 | 查看课程详情 | |
>无限学课程咨询< | ||
无限学系列 | 两年无限学 | 参考所报项目课程的授课(公务员含公安联考、国考、选调生等、事业单位含联考、三支一扶、烟草等、军队文职、央行) |
多项目一年无限学 (不主推) | ||
>无限学课程咨询< | ||
状元基地班课程体系 | 国省多考班 | 状元基地班近年由华图率先推出,紧密结合当地考情,通过封闭式培训,更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公考理论和做题水平。基地班讲义由华图教育教学研究院40余位名师集体教研,再由四川分校公务员师资教研院根据本土化考情修改升级,去年广东、湖北、云南的多个华图基地班,创下公考界的云端通过率。 课程特色: 1、封闭式培训,学住一体,特别适合时间充裕且自制力差的备考学员; 2、刷够8000+道题目,做题速度做题准确率双提高,适合所有类型学员; 3、App加持,智能分析薄弱知识点,个性推荐薄弱点专练题目,提高学生弱项,适合偏科学员; 4、甄选师资,“高学历、高资历、高评分”师资全程陪同,想短期备考上岸必选; |
全程营 | ||
刷题营 | ||
单模块训练营 | ||
>无限学课程咨询< | ||
红领决胜班课程体系 | 全程营 | 1、好老师:精英师资团队授课,方法精炼适用,让你听的懂、学的会、用的巧,轻松通关; 2、好课程:分阶教学、符合学习规律的阶梯式教学,讲练测评考科学搭配,层层进阶; 3、好服务:主讲老师进群答疑解惑,专职班主任严管督学,助你养成自律好习惯; 4、海量模考:名师命制模拟题,分析命题趋势,强势预测,助力上岸。 5、决胜系列产品已经畅销10年,公认的家门口就能上的高性价比好课,适合想在本地上课备考的学员; |
刷题营 | ||
双考营 | ||
基础班 | ||
考前冲刺 | ||
疫情期间特殊班型 | ||
>无限学课程咨询< | ||
OMO课程体系 | 全程营 | 直播+录播:418.5课时 面授:7天7晚 (协议班赠送面试为4天4晚) |
无限学 | 直播:416.5小时 (跨时134天) 面授:7天7晚面授:7天7晚 |
二、图书推荐
图书名称 | 价格 |
【口袋书系列】常识速记口诀88条 | ¥14.9 |
新版公考必刷10000题 | ¥29 |
四川省考真题卷2本套 | ¥39 |
四川省考预测卷2本套 | ¥39 |
公务员考霸笔记6本套 | ¥74 |
17版名家讲义必做1000题【资料/判断/言语/数量/常识/申论】 | ¥129 |
申论作答标准字帖15天教你写好字 | ¥9.9 |
2022年四川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 ¥750 |
【超值特惠】2023版四川公务员4本套(教材+历年真题) | ¥79 |
2023四川公务员行测+申论 真题2本 | ¥39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合集 | ¥9.9起 |
【全新升级版】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 ¥19起 |
【学霸套装】2023升级版国家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 ¥194 |
三、历年试题
大家的备考进程如何了呢?四川华图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行测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生态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造成南北极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将被淹没。有人则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改善,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再者,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结果也绝不会那样严重。
学者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以上说法持有如下见解。他们说,按一般理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植物因此增长加快并净化环境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却是:在二氧化碳富集的环境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往往在开始时有所增长,但不久就缓慢下降。而且即使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加而改善,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有的学者还担心,温室效应使得寒冷地区部分冻结着的泥碳解冻后暴露给分解菌,经细菌的作用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十分可观,这样看来,还真有点“得不偿失”呢!
如果学者们的论证是无懈可击的话,那么,把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于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的认识,( )。
1.1.
对文中划线的词语,解释准确的是( )。
A.“温室效应”:指地球气温急剧上升
B.“反馈调节”: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以上说法”:指对温室效应危害的异议
D.“他们”:指不同意生态学家意见的学者
1.2.
第二段末尾说的“得不偿失”,意思是( )。
A.即使光合作用的效率增长了,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
B.地温上升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赶不上它带来的危害
C.细菌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不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远不如细菌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多
1.3.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本文不同意生态学家的预言,否定了温室效应有害的观点
B.二氧化碳增加是否促进光合作用,理论推断与事实未必完全一致
C.对绿色植物的反馈调节作用,学者们并不都持乐观的态度
D.本文引述了有关温室效应的不同意见,也表明了自己的倾向
1.4.
在第三段结尾处的括号内填入的最恰当文字是( )。
A.当然是比较合理并可以实现的
B.显然是过于简单而不够客观的
C.就过于一厢情愿,太没有水平了
D.虽然有理论依据却令人难以接受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这是它同以前的认识论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因此,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素质,首先必须关注他们的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是由什么先天的遗传、先验的精神或图式决定的,也不是由环境、由外界事物机械地决定的。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并不是什么先天的东西预定的运动,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积极活动中,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并且随着活动形态(游戏、学习、劳动)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这才是正确理解人,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的钥匙。
(三)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从个体来说,实践活动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儿童出生不久,就产生了完整的有目的动作;继而便出现了专门接受人类经验的学习活动;最后,出现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这一典型形态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从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逐步发展到学会改造社会。这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2.1.
根据全文内容,第一段中说“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素质,首先必须关注他们的活动的发展和变化”,其原因在于( )。
A.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形成
B.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发现
C.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认识
D.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检验
2.2.
根据第二段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心理不是由任何事物决定的
B.人的心理不是任何事物的反映
C.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D.人的心理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
2.3.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作者认为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标志是( )。
A.适应社会生活
B.接受人类经验
C.参加劳动生产
D.学会改造社会
2.4.
这篇短文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B.实践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
C.人的心理的形成过程
D.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C项正确,第一段指出生态学家认为温室效应会给地球带来消极影响,而有些人则认为温室效应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结合上下文可知,“以上说法”指的是第一段中对温室效应危害的异议。
A项错误,由文章首段第一句话可知,“地球气温急剧上升”只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而不是概念的解释;B项中的“反馈调节”不特指“光合作用”,因此排除;D项错误,“学者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以上说法持有如下见解。他们说,按一般理论……”,“他们”指的是学者,但学者与生态学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更关注温室效应的危害,因此D项解释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结合语境,第二段首先提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效率在最初的增长之后就会缓慢下降,与此同时,经细菌的作用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却十分可观。由此可知,D项表述符合文意。
A、C项表述错误,没有将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细菌分解的二氧化碳作出比较;B项为干扰项,其表述过于笼统,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首段提出对温室效益危害的异议,第二段对“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温室效应危害不大”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由此可见,作者是认同生态学家关于温室效应有害这种观点的。因此,A项说法错误,C、D项符合文意。B项表述正确,在第二段“按一般理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但事实却是……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可以找到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A。
1.4.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填空题。
文章第二段对“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温室效应危害不大”这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和反驳,由此可知,作者认为“把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于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这种认识过于简单,而且与事实不符,B项表述符合文意。A项显然错误,与作者的观点相悖;C项表述绝对化,作者并没有否定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这是事实;D项“令人难以接受”表述不当,通常是说事实、真相会令人难以接受,而此处提到的是错误的认识,D项的说法与文意不合。
故正确答案为B。
2.1.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第1段中“因此”一词,可知其原因是第一个句子。第一句话讲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指出“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基础”。由此可知,孩子的素质只有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才得以认识,即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未抓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因此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C项正确,由“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可以直接推出。
A项错误,“任何事物”一说在文中缺乏依据;B项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人的心理……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而非“不是任何事物的反映”;D项“客观反映”说法有误,人的心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动反映,D项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故正确答案为C。
2.3.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儿童从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逐步发展到学会改造社会……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可知,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标志就是“学会改造社会”。D项表述正确,其他三项都不是“独立社会成员的标志”。
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阅读可知,文章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解读儿童的心理发展。文章首句提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接下来又说儿童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第三段指出儿童作为个体,其实践活动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知,文章的主体词为“实践活动”和“儿童心理”。B项表述正确。
A、C、D三项表述片面,均未抓住材料的关键语意,因此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编辑:Libinu)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
攀枝花华图教育官方微信